國館編輯部:不能什么鍋,都甩給原生家庭。01原生家庭,真的這么兇殘嗎?某著名網絡作家,向來以“下半身寫作”聞名于世。她生活作風放蕩不羈,敢于在文章中,直接暴露自己的性愛體驗。2003年,她在網絡上公開自己的性愛日記。日記里寫了和一名樂手上床的大量細節,還對這名樂手的技巧和能力,進行了用戶點評。非常香艷勁爆。如此大尺度的寫作,讓她一夜成名。成名多年以來,她一直保持這種生活作風,據說已經和300多個男人上過床,還寫文盤點過全國各省男人床上的表現。如此潑辣大膽,難怪爭議挺大。多少人罵她“蕩婦”,但她依然故我。有學了半吊子的心理學愛好者,去分析她“放蕩”的原因:“這是她原生家庭的鍋。”說她母親從小重男輕女,偏愛哥哥,導致她太缺愛了。所以成年以后如此放蕩,這都是心理補償,是在追尋幼年缺失的愛。所謂原生家庭,可能是近些年來,大家最熟悉的心理學名詞。很多人知道這個名詞以后,如獲至寶。內心自卑,不夠自信,怪小時候父母給的關愛不夠,錯在原生家庭;沒勇氣談戀愛,一直母胎單身,或者婚姻不幸,這要怪父母婚姻出問題,錯還在原生家庭;連長大以后混得差,也要怪小時候父母教育方法不對,反正還是原生家庭的錯。有半吊子的心理專家大聲疾呼:“你的原生家庭,就是你的命。”甚至還有人在網絡上怒吼:“父母皆禍害。”好像原生家庭是人生的萬能毒藥。好像所有人成年以后的性格缺陷、行為問題,都能從原生家庭里找到根源。然而,原生家庭,真的有那么兇殘嗎?02原生家庭,正在成為你失敗人生的背鍋俠大學時的好哥們霄哥,如今30歲的人了,還是母胎單身的老光棍;再加上工作辛苦,工資微薄,月薪也才3000塊,在爹媽面前都抬不起頭來。他身邊朋友,要么有車有房有老婆,要么遠赴日本做起了高薪工作,還拿到了日本“綠卡”。哪怕混得最差的,可能都比他要強上一點。人比人,肯定氣死人。前段時間,霄哥打電話來找我閑聊。說他最近細細反思了一下自己的人生,終于想明白,為什么他大學之前,人生順風順水,但讀大學之后,一直到現在,始終流年不利。他找來背鍋的,你肯定熟悉——原生家庭!按他的說法:是因為他出身教師家庭,從小父母對他要求嚴格,讓他沒學會自律,所以現在混得不好。不過反過來一想,要是他父母對他進行“放羊式教育”,他現在混得不好,可能有同樣的說辭:就是當年父母管得少,導致我現在沒混好。但其實呢,所有的問題,全出在霄哥他自己身上。成天念叨說要好好掙錢,但每天都在各種微信群里,和別人瞎扯淡、吹牛逼,正事不做;熱情來了,說要學日語、學吹笛子,都是三分鐘的熱度,根本堅持不下去。沒恒心、沒毅力、白白浪費了自己的時間。怎么看都是他自己的問題,完全賴不上父母。父母供你吃供你住,生你養你,到頭來自己不努力,還抱怨起父母來了?如果你以為霄哥這樣的人,是個例,那你就太天真了。在豆瓣網上,甚至有一個“父母皆禍害”的討論小組,成員甚至多達十多萬。在這些把父母視作禍害的年輕人眼里,連“沒有好好鼓勵孩子”“自以為是不懂裝懂”,這些不適當的教育方法、一般的人性弱點,都成了“大禍害”的罪狀。于是乎,自身存在的問題、都可以歸結到“原生家庭”頭上。原生家庭,已經成為很多年輕人,人生失敗的背鍋俠。03原生家庭,對你的影響真沒那么大雖然原生家庭這個詞語,已經火遍整個互聯網,但其實,這個詞專業心理學界很少提。反倒是部分心理流派很喜歡用這個詞。比如,著名心理咨詢師薩提亞就說:“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這種聯系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很多成年以后出現的問題,都不是成年所生存的環境造成的,而要追溯童年時期在家庭中所受的影響。”聽起來很有道理。但很可惜,當今專業心理學講究實驗驗證,不是拍腦袋說道理。這套咨詢理論的說法,早就被更專業的心理實驗駁斥。1979年起,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心理學家,對56對被分開撫養的同卵雙胞胎,進行了細致的研究。大家知道,同卵雙胞胎基因幾乎完全一致;但他們被不同家庭撫養,所以他們的“原生家庭”則大不相同。如果原生家庭真的那么重要,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的話,那么這些雙胞胎,無論智商、性格、興趣,按理說應該也有很大不同。結果卻出人意料:雖然被分開撫養,在不同環境中長大,但經過測量,這些雙胞胎在智商、人格、社會態度、興趣等諸多方面,都高度相似。也就是說,先天的遺傳因素,要比后天環境因素,對你重要得多。哪怕在所有后天環境因素之中,原生家庭的影響,作用也沒那么大。美國心理學家哈里斯,也在《教養的迷思》中指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的影響力其實很小,兒童人格的塑造,主要是受同輩小伙伴,還有家庭之外的經驗影響。總結起來,就是:遺傳因素和家庭之外的環境,可能比父母的教養方式影響大。父母如何待你,你的原生家庭如何,對你的影響,真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大。可見,木子美變得那么放蕩不羈,霄哥沒有混得出人頭地,原生家庭可不背這些鍋。04抱怨原生家庭只是年輕人怨婦化的開始可能有人會說,既然遺傳因素這么重要,我不怪“原生家庭”,我怪父母給我的基因不好,總可以了吧?得了,這樣看來,你父母壓根就不應該生你,早些年就應該把你人流掉。你基因再劣質,你能換掉自己的基因嗎?哪怕你爹媽真是人渣,你能再投胎轉世,換個好爹媽嗎?都不能吧?既然不能,抱怨這些,有什么用呢?不得不說,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怨婦化”。而抱怨自己的“原生家庭”,僅僅只是“怨婦化”的開始。在某個讀書群認識一個哥們老彪。因為曾經和我住得近,老愛找我喝酒。每次三杯酒下肚,酒精一上頭,就要開始抱怨這、抱怨那。不出意外,他肯定會抱怨自己的父母:“我爸又窮又愛顯擺,死要面子活受罪,還沒啥遠見;“我媽沒文化,對我也不怎么關心。“生在這樣的家庭,不僅沒從他們那里得到什么幫助,反而被拉了后腿……”而且,他的抱怨對象,還會逐漸擴大。他抱怨前女友“丑人多作怪”,抱怨公司領導“都是傻逼”,抱怨同事“最會作秀”……他已經活成了成色十足的“怨婦”。網上那么多宣揚“父母皆禍害”論調的,你真的覺得,他們的父母,都是十惡不赦、窮兇極惡的歹徒,幼年時候虐待他們了?還有那么多痛罵前男友渣男、前女友渣女的,你也真覺得,他們運氣不好,都遇到了渣男渣女,還是中國渣男渣女太多了?都不是,也都不可能。這世界上沒那么多人渣父母,也沒那么多渣男渣女。國家級心理咨詢師肥貓曾經說過:“抱怨的本質,其實是把自己的問題,甩鍋給別人。”在心理學上,這叫做“外歸因”。用人話來說,就是錯的不是我,是整個世界。這是在如今很多年輕人中間,常見的怨婦心態: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把所有的問題都推脫得一干二凈,然后永遠陷在抱怨之中,從一次失敗走向另一次失敗,永遠走不出人生失敗的陰影。05與其當個怨婦不如努力正視自己、改變自己要說原生家庭很糟心,有誰又比得過蔡少芬呢?蔡少芬小時候,父親早逝,只能和母親相依為命。但母親不是省油的燈,嗜賭成性,在外輸掉幾千萬,欠下一屁股賭債。童年的時候,蔡少芬就跟著母親四處躲債,沒過什么安生的日子。蔡少芬17歲踏足娛樂圈,拼命掙錢,也就是為了幫母親填補欠債的爛窟窿。最艱難的時候,她還一度考慮過自殺。來源 | 拾文化、三七娛樂等出身在這樣稀爛的原生家庭,按照很多人那套原生家庭的論調,蔡少芬的人生,應該就此廢掉了吧?性格應該變得很陰郁、很奇怪吧?婚姻也應該很不幸福吧?然而并沒有。經過多年的打拼,她已經在娛樂圈打出了一片天地;她和張晉結婚,婚姻幸福美滿,還生了兩個孩子,一家人和和美美、十分溫馨;甚至受她的鼓勵、支持,丈夫張晉的事業,也跟著節節攀升。2014年,張晉拿到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他在頒獎舞臺上直言:“有人說我一輩子都要靠我的太太蔡少芬,是的,我一輩子的幸福都要靠她!”來源 | “娛樂加油站”轉引自“阿呀媽呀”△ 蔡少芬家庭照原生家庭這么爛,她沒有怨天尤人,沒有去喋喋不休指責父母,只有努力奮進,一點一滴先自我改變。三毛曾說:“習慣性的抱怨而不謀求改變,是不聰明的人。”愛因斯坦也說過:“不要抱怨生活,那只能說明你的無能。強者從來不抱怨生活。”同樣,沒必要抱怨原生家庭、抱怨那些你沒辦法改變的外界環境。怨天尤人者,只能坐以待斃,和千瘡百孔的生活,同歸于盡;但強者的喊聲,卻總是振聾發聵:“我之命運,操之我手。”別說出身在稀爛的原生家庭了,哪怕就是身處十八層地獄,也照樣能逆天改命。讓“原生家庭論”滾一邊去吧!別學人家當怨婦了,學學這些強者,正視自己存在的問題,積極改變,不好嗎?/今日作者/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由國館原創,轉載請注明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就有規矩,職場也是如此,充滿了明著暗著的規則。職場中不光光是要靠能力做事,兢兢業業努力工作卻只獲得一份溫飽的工資。越是老實人,干的越多,拿得越少,升的越慢,這并不是個例了 。人民的名義中漢東的易學習難被提拔,職場中的易學習也不在少數。跳槽3次,從一名銷售員摸爬滾打十年才成為銷售總監,總結了這么4條秘密,這次不在同名的公共號首發了,先給頭條的朋友看看,所有的公司絕不給你說的職場潛規則:如上,供您參考!我是職場知行,每天分享職場知識、銷售案例,更多精彩歡迎關注!
WED989VI458EMLOEF44EF8EF
2020年美國商業週刊優惠訂閱價格國際書展Business Traveller台南哪裡訂國際書展國家地理雜誌怎麼訂閱最便宜台時亞洲台中哪裡訂
雜誌收書時間哪裡訂便宜 Forbes南投哪裡訂 今周刊訂閱:Time選百大影響力 Rain46萬票稱冠 2020年TIME雜誌高雄哪裡訂 國際書展科普雜誌新客戶訂購價 讀者文摘優惠訂閱年終價: 阿基師:教做菜,也教做人 國際書展親子天下哪裡訂便宜 商管財經雜誌台中哪裡訂 天下雜誌台北哪裡訂? 國際書展探索頻道雜誌哪裡訂便宜 國際書展家庭育兒雜誌高雄哪裡訂 閱讀富比士雜誌,訂閱36期殺2988?好文章句子、單字要背下來?